“神话之鸟”见证两岸携手护飞路
福建闽江河口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最紧要的“加油站”。2008年,一只下喙被塑料管套住的中华凤头燕鸥“小管”,在福州与马祖被同时记录,两地决定共同营救“小管”,此事也首次证实了两地的中华凤头燕鸥为同一种群,并开启了两地长达17年的联合保护历程。
福建闽江河口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最紧要的“加油站”。2008年,一只下喙被塑料管套住的中华凤头燕鸥“小管”,在福州与马祖被同时记录,两地决定共同营救“小管”,此事也首次证实了两地的中华凤头燕鸥为同一种群,并开启了两地长达17年的联合保护历程。
活动现场,一幅7米长的“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画卷生动传神,这是两岸同胞共同绘制的生态长卷;台北野鸟学会首次来榕摆摊,与福建多家保护机构同台展示;两岸小朋友联袂演唱福州语歌曲《鸟囝飞》与童谣《天黑黑》,歌声清脆,传递共护理念。
不是拍短视频,不是搞直播,而是用4K红外摄像机、无人机和AI系统,记录一种全世界不到300只的鸟——中华凤头燕鸥。
海漫滩涂,鸥声阵阵。近年来,日照刘家湾赶海园通过划定专属安全栖息区、常态化开展滩涂保洁、搭建全民参与保护平台等一系列举措,让这片滨海景区成为珍稀鸟类中华凤头燕鸥的重要栖息地。近日,日照环保世纪行采访团走进赶海园,探寻极危鸟类栖息地的科学保护之路。
海漫滩涂,鸥声阵阵。近年来,日照刘家湾赶海园通过划定专属安全栖息区、常态化开展滩涂保洁、搭建全民参与保护平台等一系列举措,让这片滨海景区成为珍稀鸟类中华凤头燕鸥的重要栖息地。近日,日照环保世纪行采访团走进赶海园,探寻极危鸟类栖息地的科学保护之路。
象山县韭山列岛湿地成功入选国家重要湿地名录,为此次省内唯一入选的湿地。加上此前入选“国家队”的前湾新区杭州湾湿地,宁波共有2个国家重要湿地。
生态好不好,鸟儿先知道。全球9条候鸟迁飞通道中,有4条经过中国,据统计,中国现有鸟类1500余种,其中候鸟超过800种。众鸟飞翔,为美丽中国增添了一抹亮色。
近期,40余只中华凤头燕鸥现身东港区沿海区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观鸟爱好者集聚,不仅带火了周边吃住行等旅游消费,还催生了观鸟民宿、观鸟向导等新业态,为生态旅游带来新的“经济增量”。
为集中展示我市野生动物保护成果,推动观鸟经济发展,凝聚全社会爱鸟护鸟共识,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联合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城阳区人民政府、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共同举办“青岛市第一届观鸟季观鸟比赛”。本次活动以“守护飞羽生态,共筑美丽青岛”为主题
两年前的金秋十月,摄影师蔡旭东在山东日照邂逅这只珍稀的中华凤头燕鸥,给我们今年的十月月历增添了这份美好。中华凤头燕鸥,是世界最为珍稀的鸟类之一,素有“神话之鸟”的美誉,曾一度销声匿迹,宛如隐匿于时光深处的神秘传奇。
为集中展示青岛市野生动物保护成果,推动观鸟经济发展,凝聚全社会爱鸟护鸟共识,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联合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城阳区人民政府、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共同举办“青岛市第一届观鸟季观鸟比赛”。本次活动以“守护飞羽生态,共筑美丽青岛”为主
清晨,天目山常绿阔叶林的雾气尚未散去,红外相机悄然记录下中华鬣羚优雅跃过溪涧的身影;拨开天目山的晨雾远眺东方,绿眉鸭正“拖儿带女”在青山湖上“画圈圈”;转身西望,在数道山丘之外的千顷塘,梅花鹿踏着露珠走向一片低矮的灌木,它们的蹄印与巡护员的鞋印在林间交叠……浙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浙江在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基础上,围绕山区海岛县“两山”转化,多维度开展可持续利用,积极探索一系列试点示范工作,助推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神鸟的岛屿》讲述了12岁少年江小鹏暑期探访从事自然保护工作的哥哥,并参与护鸟志愿保护工作的故事。他结识了喜爱绘画的少女林芊芊、渔乡少年阿海等不同背景的少年,从对护鸟工作的懵懂好奇,到深入了解燕鸥习性、理解保护自然的意义,更在文化碰撞与彼此接纳中实现成长蜕变。
2025年早春,浙江德清下渚湖湿地,晨雾尚未散尽。村民老丁像往常一样坐在家后院那棵百年樟树下,枝头,一对朱鹮正在筑巢。不远处,浙江省朱鹮抢救保护基地负责人邱国强正指挥团队在树上安装红外摄像头——他们必须赶在朱鹮产卵前完成所有监测准备。当监视器上终于出现朱鹮清晰
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的当下,一部聚焦真实守护故事的儿童文学作品《神鸟的岛屿》近日由浙江教育出版社推出。这部由青年作家陈伟军创作的文学作品,以中华凤头燕鸥保护的感人故事为蓝本,不仅仅是一部讲述少年成长的励志读物,更是一次对生命、自然与责任的深情礼赞。